ag凯发旗舰厅 > 名人事迹 > 功勋人物 >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材料10篇-ag凯发旗舰厅

时间: 丽菲 功勋人物

焦裕禄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也许你已经把他淡忘了,但是他的事迹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1)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上下机关事业单位都在组织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这是一件好事情。在当前的国情下,在人民群众温饱基本得到解决,很多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党员确实需要重温一下几代领导人的思想政治理论。

今天下午单位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之前最早的时候我记得是在上高中的时候,学校组织看过,那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人物,学习他的奉献精神,已经记不清楚当时是不是被电影的某些情节感染的潸然泪下,只是记得一个情节,就是用茶杯盖顶着自己疼痛的胃部。

今天再次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不仅仅是被其中很多的情节感动的泪如雨下,可能是因为自己当了妈妈的缘故;更多的是被焦裕禄这种精神所感动。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不顾自己的身体,不顾自己的名誉,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赢得了民心。

他在河南兰考县虽然工作了只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但是这一年多的时间,每一分钟他的心里都想着人民,都为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忙碌奔波着。电影中有一位和焦裕禄一起的领导干部——吴书记,他的一言一行和焦裕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焦裕禄同志说过一句话: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党就会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我们的党也不会满意。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党的一切工作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如果是脱离了人民群众,那么在那高谈阔论什么政治思想,一切都是空谈。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2)

“我相信历史会做出正确的评价。”我被这样的一段话所吸引。在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吴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焦裕禄却一点也没动,原物奉还。焦裕禄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调节费,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怨而犯所谓的“错误”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而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压迫止痛法”用茶缸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他经常深入一线实地考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焦裕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对焦裕禄,视为人生榜样。x年前,致敬忠魂。在干部群众座谈会上,他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2014年3月,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重点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体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焦裕禄同志当年在烈士们_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的兰考大地任县委书记,他既是一县之首,同时又是全县人民的公仆。他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为了这些穷苦百姓,正是为了这些烈士们_牺牲解放出来的广大人民,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脱贫致富,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如今,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翻来复去的变化,但焦裕禄同志那种视人民如父母,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精神仍需发扬光大。

服务群众、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知难而进、敬业奉献“五大作风”,是对焦裕禄同志良好作风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明确要求,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例如,_上表现了一个细节,有一对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生活非常艰难。在冬天天气严寒、将下大雪的时候,他首先想到了这两位老人,一大早就赶到老人家里,嘘寒问暖,给老人送去了御寒的衣物等,并说“我是你们的儿子,派我来看望你们的”。我觉得这个细节非常感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

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兴服务群众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知难而进之风、敬业奉献之风。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要加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命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赋予焦裕禄精神以时代精神、时代内涵,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要以焦裕禄精神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党风带作风,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3)

如果说早年看《焦裕禄》,在感动的同时,更多的是把他当做一个传奇,而在参加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再次观看《永远的焦裕禄》,带来的则是一种灵魂的触动,精神的洗礼。

焦裕禄同志把自己当做人民的大孝子,他心中始终装着群众,只为群众能够生活得更好,唯独没有他自己,他这种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正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

焦裕禄同志到兰考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规划,并带领36万兰考人民根治了困扰兰考人民几千年的“三害”,靠的是他凭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脚板,走过了全县120多个生产大队深入调查研究,集中群众的智慧。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焦裕禄对自己和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不准搞特殊化,而对于工作,他总是带头到最危险的最辛苦的地方去,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为了观察到水的流向,利于开挖河道疏流治涝,雨越是下得大,他越是往外跑;他有慢性肝病,但他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最终将生命献给了这方热土。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学习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

焦裕禄的精神是我党的宝贵财富,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子照一照、为尺子量一量、为标杆齐一齐,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同时,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成为传承者,用实际行动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使我们的党永保先进性、纯洁性。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4)

一九六二年冬,焦裕禄同志怀着改变灾区面貌的雄心壮志,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重重的困难,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只要加强党的领导,就是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

焦裕禄同志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他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深入到农机调查访问去了。他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开座谈会,全面了解灾情及其原因,寻找救灾办法。同时,焦裕禄同志教育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入到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进行思想发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通过教育和发动,兰考人民明确了前进方向,振奋起抗灾自救的精神,坚定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决心,信心百倍地改变多灾多难的旧兰考。

焦裕禄同志经常住在农民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他带着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群众的无限信任,在广大群众中间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他听到许多农民要求“翻身”、要求革命的呼声,看到许多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对“三害”斗争的革命精神,他在群众中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总结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群众的智慧,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更坚定了他战胜灾害的信心。

焦裕禄通过调查,感概万千。他说:“兰考的贫下中农是革命的,他们有改变家乡面貌,由穷变富的强烈要求,就象在一千零八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满干柴一样,只要崩出一个火星,就可以引起熊熊烈火。”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5)

焦裕禄同志逝世了,他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进;他留下的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的未竞事业,正由兰考人民继续完成;他生前没有写完的文章,正由兰考人民继续撰写。

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的最生动的写照。

焦裕禄同志在党的哺育下,从一个受尽日寇、地主残酷压迫的长工,迅速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怀着刻骨的仇恨,大智大勇的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在暴风骤雨的土改运动中,他不畏艰险,勇作勇为,积极参加了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他勤学苦练,又红又专,成为工业战线上的一名尖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他以最大的胆略,喊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最强音:“不制服兰考的‘三害’死不瞑目!”

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不愧为书记的好榜样,不愧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6)

通过再次观看《焦裕禄》电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永远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作为卫生人,我们要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为所痛,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一系列党和政府在卫生的民生工程,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特殊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问题。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大兴知难而进之风。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做事不讲条件,不讲工作岗位,自己从事卫生工作几十年,一直锻练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基层工作条件不如县城,生活、工作环境都比较差,困难多,风险也大,但是要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知难而进,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宝贵品格,焦裕禄精神也是我工作基层的重要精神支柱。

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大兴敬业奉献之风。学一行爱一行,医学之功能使人解除病痛,称之有天使之形象,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我们白衣天使的高度赞杨,古代和现代都有很多为了医学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精力,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作一个共产党员,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务必在执行党的卫生工作中的方针、路线、政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

应经常审视自身的思想品德,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用“四面镜子”来对照自己,检查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清除私心杂念,洁身自好,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7)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男,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评选活动中,焦裕禄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焦裕禄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任职兰考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1962年12月至1964年间,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

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 。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2017年3月,兰考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利用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下的泡桐树制作乐器、家具等,也成为兰考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重要产业。

主要成就

成就综述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在除“三害”的斗争中,为了取得经验,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总结出了整治三害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

整治三害

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总结除“三害”的工作时,焦裕禄作了明确透彻的总结。

治沙: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这是基本情况;有林就有粮,没林饿断肠,这是重要性;以林促农,以农养林,农林相依,密切配合,这是方针;造林防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效果良好,这是方法。

治水:兰考地形复杂、坡洼相连,河系紊乱,这是客观情况;以排为主,灌、滞、涝、改兼施,这是方针;舍少救多,舍坏救好,充分协商,互为有利,上下游兼顾,不使水害搬家,这是政策;夏秋两季观察,冬春干燥治理,再观察再治理,观察治理相结合,这是方法。

治碱:分清轻重,区别对待,这是方针;翻淤压碱,开沟淋碱,打埂躲碱,台田试种,引进耐碱作物,这是方法

种植泡桐

为了解“三害”,起风沙时,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经后来引黄淤灌,最终让二十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

在农民的草庵、牛棚,焦裕禄总结出治理风沙的办法:“贴膏药”、“扎针”。 所谓“贴膏药”,就是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焦裕禄看到农民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就在全县推广。

所谓“扎针”,就是大规模栽种泡桐。焦裕禄了解到,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他对泡桐特别重视,这种树能在沙窝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即能挡风又能压沙。并且泡桐年年生根发新苗,可以陆续移栽,不用多投资。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以林保粮。

焦裕禄针对种树被毁坏,不好管理,老百姓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制度:确定林权,订立护林公约,设立奖罚制度,定期检查,各公社、各大队设护林主任、护林员。并大建育苗场。焦裕禄描述希望,提振士气,凝聚人心,全兰考总动员,人人种树,泡桐遂蔚然成林。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8)

42岁的焦裕禄带着未能“锁住风沙,制伏洪水”的遗憾,倒在兰考大地上。45年沧海桑田,兰考和祖国大地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变的,是焦裕禄用自己的行动塑造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光辉形象和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在兰考工作的时间里,焦裕禄想的是一心为公,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他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鼓励大家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即使在病中,他还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放在身边。焦裕禄奋斗一生,身无长物,两袖清风,没有给子孙留下遗产。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人为本,这是焦裕禄精神的核心,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_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中贯穿着一个最基本的主题,这就是他始终把人民作为目的,而把自己当作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焦裕禄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为兰考人民脱贫致富、彻底改变落后面貌而艰苦奋斗,他呕心沥血地工作,目的就是让兰考的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他总是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他以对群众无私的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焦裕禄牢记党的宗旨,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也只有对人民群众无限热爱,他才能说出“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的豪言。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是焦裕禄常挂在嘴边的话,在焦裕禄那里,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干工作要树立科学态度,要深入调查研究,在兰考的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9个大队中的120多个;

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他在火车站召开县委常委会,让干部切身体察民情民意,提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摸索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从而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战胜自然灾害的正确途径。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禄想到的还是兰考的暴雨,张庄的沙丘……

怀念焦裕禄,就要大力发扬他的公仆精神、奋斗精神、求实精神、大无畏精神和奉献精神。作为党的干部,要有神圣的使命感,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人民。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要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平台,而不是作为谋私利的工具。党的干部要有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牢记党的宗旨,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这五种精神中,公仆精神是本质,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奋斗精神是精髓,是党的立业之本;求实精神是灵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是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只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五种精神”内涵,把这“五种精神”融入自己的情感中,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像焦裕禄那样,真情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实现群众利益,把自己的人生融入到为人民谋福祉、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事业中去,才能做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公仆。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9)

焦裕禄(1922.8.16-1964.5.14),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今淄博市博山区崮山镇,现源泉镇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因生活所迫,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

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焦裕禄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辽宁抚顺煤矿当苦工。焦裕禄忍受不了日寇的残害,于一九四三年秋天逃出虎口,回到家中。因无法生活下去,又逃到江苏省宿迁县,给一家姓胡的地主做了两年长工。

1943年,他逃荒到宿迁县城东15里双茶棚村,给地主胡泰荣家当了2年雇工,住在地主一头是猪窝、一头是牛草的小棚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从宿迁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时他的家乡虽然还没有解放,但是共产党已经在这里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焦裕禄主动要求当了民兵。当上民兵后,他参加过解放博山县城的战斗。

焦裕禄于1946年1月在本村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又正式参加了本县区武装部的工作,在当地领导民兵,坚持游击战争。以后又调到山东渤海地区参加过土地改革复查工作,曾担任组长。

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了河南,分配到尉氏县工作,一直到1951年。他先后担任过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县委副书记等职。而后又先后调到青年团陈留地委工作和青年团郑州地委工作,担任过团地委宣传部长、第二副书记等职。

1953年 6月,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他在这个工厂担任过车间主任、科长。在此期间,焦裕禄还到大连起重机厂实习了一年多。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

兰考县地处豫东大平原黄河故道,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老灾区。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遭受连续3年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他从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

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功勋人物焦裕禄的事迹(篇10)

焦裕禄出生于山东博山崮山镇北崮山村一个贫农家庭里,因家庭贫寒,幼年只读了几年书。日伪统治时期,被抓劳工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年秋,他给地主当长工。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参军到了河南,历任尉氏县副区长、区长,区委副书记,青年团副书记及团地委宣传部长、副书记等职。1953年6月,任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书记处书记,1962年12月任兰考第二书记书记。 焦裕禄到兰考时,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为改变兰考面貌,他抽调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带领大家跋涉五千里,查清了全县大小风口84个,逐个进行了编号、绘图,为防灾抗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1963年9月,他调查总结群众的抗灾救灾经验,在全县推广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村的道路"。

1963年秋,兰考连续下了13天雨,全县11万亩秋粮歉收,22亩受灾。他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全力抢灾救灾。带领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把人民政府的救济粮款给受灾群众送上门。

焦裕禄诚恳待人,善于团结同志反对干部特殊化。一次他发现孩子看戏没买票,就对全家进行了一次不能搞特殊化的教育,并把戏票钱给戏院送去。接着建议起草通知,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不准 1

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焦裕禄同志病情恶化,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强调工作忙离不开不去住院。医生开了药方,他嫌药贵不肯买,他继续坚持下乡工作,肝痛发作自行车不能骑,他就推着走。当他躺在病床上时,仍在思考如何撰写改变兰考面貌的文章。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的盐碱地上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焦裕禄因肝癌急性复发逝世,终年42岁。1966年2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长篇报道文章。

7873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