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凯发旗舰厅 > 名人事迹 > 功勋人物 > 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

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范文5篇)-ag凯发旗舰厅

时间: 金浪 功勋人物

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范文5篇)

事迹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功摆好,更多的是为了体现和弘扬特定的精神;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有哪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范文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

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篇1)

去年10月以来,有一位忠诚担当、敢于牺牲、自强不息的英雄战士感动着亿万国人。在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亲切接见了这位士兵,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他就是危急时刻“让我来”,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杜富国。

杜富国,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四队五班战士,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扫雷作业时突遇爆炸,他将战友护在身后,用血肉之躯挡住危险,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任何英雄的成长都离不开他生长的环境。杜富国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父亲杜俊为他起名“富国”,想法很质朴,“我没为国家出多少力,希望孩子这一代要为国家多做贡献。”

红色土地孕育崇高精神,信仰家庭塑造坚强战士。2010年12月,杜富国入伍,2015年,杜富国志愿加入扫雷大队。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雷场看似寂静无声,实则凶险残酷。一次,杜俊在新闻图片中,看到儿子扛着炸药箱,在陡峭的山坡上攀爬,另一张图片则展示成千上万枚爆炸物,令人毛骨悚然。杜俊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图片,自豪地写道:“边境扫雷,背炸药的是我儿子,这是他们的战果!”

“你退后,让我来”

杜富国把听党指挥的信仰信念铸入灵魂。有人告诉他扫雷非常危险,他说:“怕死就不来当兵了,现在人民有需要、国家有号召,我们决不能后退半步。”

英雄也是历练出来的,杜富国刚到扫雷大队时,由于文化基础薄弱,首次理论摸底考试没有及格。一向不服输的他把排雷理论知识点制成小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背,几本扫雷教材都被他翻得卷了边,里面满是圈圈点点的红笔标注。

排雷理论别人学一个小时,他就学两个小时。查看杜富国的理论考试成绩表,从不及格到90分,他用了45天;临战训练综合性考核所有课目被评为全优。

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对于扫雷兵来说就是要钻研排雷技术,握紧探雷器这杆“手中枪”。为把探雷器练成“第三只手”,杜富国将铁钉、石块、弹片等混合埋设,并使用斜放、混合、覆盖等方法增加难度,他缠着老班长和技术骨干反复练习技巧,很快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成为了全队公认的“排雷尖兵”。

战士们每天排了多少雷,常在本子上用“正”字计数。对杜富国这样的排雷老兵来说,早已不在意也不统计自己排了多少雷。战友们都说,杜富国是排雷最多的人之一,“因为他技术好,又总是抢着上”。

杜富国给自己的微信起名为“雷神”,在马嘿雷场作业时,他发现一枚性能不稳定、杀伤力大、装有诡计装置的59式反坦克地雷,主动请战,拉下面罩“抢位”作业,成功排除了全队首枚反坦克地雷。

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探到1枚罕见而危险的抛撒雷后,没等班长命令,杜富国边说“班长,这种小事,让我来就行了”,边匍匐到地雷前开始作业……

三年来,他1000余次进出生死雷场,排除了2400多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们按计划进入雷场进行扫雷作业。不久,身为组长的杜富国发现一枚露出部分弹体的手榴弹,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下面可能还埋着一个雷窝。

杜富国马上向分队长张波报告,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他对同组战友艾岩大声说:“你退后,让我来!”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手榴弹突然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那一侧……

巨大的冲击波夹杂着烧黑的砂石砸了过来,一团火焰腾空而起。艾岩感觉面部和耳部一阵剧痛,等他转过头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杜富国躺在地上,满脸是血,胸前的扫雷服被炸成棉絮状,头盔护镜被炸裂,两个手掌当场被炸飞……

正是这句“你退后”和轰然巨响时杜富国下意识的一挡,让两三米之外的艾岩逃脱了厄运。杜富国回忆受伤情景时说:“那个时候不容人有任何犹豫和思考,我是下意识的。”

杜富国为人民利益勇闯雷场,为边境安宁挥洒热血,他把平安留给了战友,自己准备好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用忠诚和担当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荣光。

“我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负伤后的杜富国,始终以坚韧乐观的品格保持着奋斗冲锋的姿态,直面挫折困难,不断地战胜自己。手术后一个半月,杜富国就在病床上开始支起双肘做平板支撑;3个月后,就尝试着在跑步机上练习跑步,如今13分多钟就能跑完3公里。“虽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和战友并肩战斗,但军人的标准不能降。”杜富国说。

杜富国有自己新的人生规划,现在他每天除了进行医院制定的康复训练,还会坚持收听广播、练习写字、学唱歌曲、练习播音技能。他说:“我想学播音,讲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以后把扫雷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我会为自己加油,给大家带来更多阳光和正能量。”“我虽然失去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

2018年11月16日,在杜富国受伤后第36天,他的战友们手拉着手,唱着军歌蹚过雷场,向当地政府移交中越边境大规模扫雷云南段最后一块雷场,用扫雷军人特有的方式,将一片安全的土地归还边疆人民。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听党指挥的政治忠诚,敢于牺牲的使命担当,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人民解放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篇2)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家们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民族英雄。

作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位列新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谱,他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姓名却一度少有人知,直到晚年,“中国氢弹之父”才广为人知。“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爱中国古典文学的于敏曾经用《后出师表》中的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报国之心。虽然都是核弹,但是相比原子弹,氢弹研究技术难度更大。从掌握原子弹到掌握氢弹,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英国用了4年,苏联用了不到4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不仅如此,中国研制的氢弹结构也是独一无二,被业界称为“于敏氢弹构型”。与很多“两弹一星”元勋不同,于敏从未出国留学,所以他自称“国产土专家”。他的这一特殊经历,加上卓越的才华,让中国氢弹的研制路径完全撇开了外国。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进行氢弹空投试验,彼时的国际环境下,这枚氢弹对我国战略安全起到的保底作用、基石作用,用任何语言来形容都不过分。对于这朵蘑菇云,在试验现场的于敏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它对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意味着什么。看着蘑菇云,于敏只说了一句“回去可以睡觉了,睡得踏实”。功成身退,这是历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秉承的信念,淡泊明志在于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虽然,于敏对中国氢弹研制居功至伟,但却从不认为自己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给出的理由谦逊到让人难以反驳,“核武器研制是大科学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我只是起到一定的作用……氢弹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一句话,把所有荣誉都归于国家与集体。

2017年11月17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_给一位老者亲自让座。如此高的礼遇,他受之无愧。他是黄旭华,我国国防科研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毫不夸张地说,在特殊的年代,隐姓埋名的科研工作者就是秘密战线中的英雄。他们不仅默默无闻,甚至还要对至亲保守秘密,去哪里、做什么、什么时候走、什么时间回……一走数年,亲朋好友失去他们的消息都成常态。也许,经年之后,伴随着一件件国之大器的亮相,他们才又突然回到家中。

20世纪50年代末,黄旭华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大号召下,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黄旭华被选中参与核潜艇设计。我们从未见过核潜艇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一个外交官从国外带回来的核潜艇模型。该模型被专家拆卸、安装和拆卸,而真正的家伙的内部结构一无所知。黄旭华和他的同事们克服了十多个顶级问题,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了数千个数据,逐渐使中国的核潜艇有了轮廓。1988年,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地进行了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由于工作高度保密,黄旭华在亲友圈中消失了30年。即使他的父亲和兄弟去世了,他也没有回家哀悼。有一次,黄旭华突然从其他地方回到了他的小家,爸爸,你回家出差,黄旭华每天听到女儿的故事很久了。从周一到周五到周五,他还没有一直到周五的家人生。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201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这是给另一位“两弹一星”元勋的颁奖词——孙家栋,这个名字,和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等诸多第一紧密关联。他几乎见证、参加和领导了中国航空航天的所有大事件,也是为数不多健在且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大师。

科技进步永远没有终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不仅有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还有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贡献的“大家”。袁隆平,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一株野生雄性败育稻开始,引领着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发展,创造了一粒改变世界的种子,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更收获了响彻世界的“东方魔稻”。屠呦呦,坚持40年、经过191次实验失败,最终创新性地使用了低温萃取方法提取出青蒿素,给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无数疟疾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篇3)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14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

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为了造出我们自己的核潜艇,他30年隐姓埋名在荒岛工作,无法和家人联系,堪称一部国防版的“潜伏”。他生在广东,却早已定居武汉,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昨天晚上,“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已经88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入选。他的家人感叹,虽说这个荣誉不关名声和任何财富,但它告诉我们,国家对这一代科技工作者并未忘记。

“潜伏”30年没有回过老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1959年,苏联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这一年开始,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高度保密,黄旭华开始减少了和家人朋友的 1

联系,整整30年没有回过广东老家。不多的家信中也只能告诉父母自己在北京工作,但工作单位、地址和具体内容一个字不能透露。

当时,核潜艇长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手头只有一位外交官从国外带回的一个核潜艇模型。这个玩具模型被专家们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而“真家伙”的内部结构则一无所知。黄旭华和同事们克服10多个顶级的难题,逐渐让中国的核潜艇出现了丝丝“轮廓”。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在做深潜试验时,艇上的100多人,下去了就再也没上来。中国进行这项最危险的试验时,身为总设计师的黄旭华却亲自下水,这在世界核潜艇研制中从未有过。

1988年,我国政府对外宣布:中国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第二次核打击力量的国家。至此,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走完了它的全过程。

“忙得连娘老子都不要了”

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为他们养老送终,可能是黄旭华院士一生的遗憾。黄旭华的父亲于20世纪70年代去世,当时黄旭华忙于工作,无法回去奔丧;每年过春节时,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只有他这个“三哥”永远缺席,大家都会对他有所埋怨:“不知道在做什么,忙得连娘老子都不要了!”

1988年,已经两鬓斑白、62岁的黄旭华终于回到了广东老家,母亲这时已经93岁。当时,有媒体报道了黄旭华的事迹,老人终于知道了自己这个30年不知踪迹的三儿子是在进行一项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她把所有的子女都叫到身边,叮嘱他们:“你们要理解你们的三哥,不要再埋怨他。”听到这句话,黄旭华的眼泪立刻流了下来,母亲的理解也让他释然了许多。

1995年老人临终前,黄旭华从北京赶回广东老家,仅仅两三个小时后,老人就离世了。直到现在,早已儿孙绕膝的黄旭华院士跟晚辈谈起自己的父母,仍然感到心痛和遗憾。

年近90仍每天坚持上班

虽然已经是88岁的高龄,但黄旭华院士的身体仍然很不错。他除了有轻微的高血糖外,在每年的医院体检中,医生都对他的身体状态表示满意。据了解,这要归功于他多年来坚持打太极拳的习惯,黄院士每天都会练习40多分钟的陈氏太极拳,空闲时喜欢养花。他现在每天还坚持上半天的班。

一位知情人透露,日常生活中,院士一家经常有很浓郁的音乐艺术氛围。院士擅长扬琴、二胡和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夫人年轻时很喜欢苏联歌曲,现在演唱苏联民歌更是驾轻就熟,大女儿也很喜欢演奏小提琴,家里两把小提琴都是院士的珍藏,一把自己留着,一把送给了大女儿。只要不出差,平时过节时,家里都会聚上不少人,举行一个小型的家庭音乐会。院士和子女伴奏,夫人演唱,很有气氛。

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篇4)

2015年6月,上级决定抽组人员赴云南执行扫雷任务。听到这一消息,杜富国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南疆雷患迟滞沿边经济发展长达30多年,有的村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冒险趟雷区,有个村寨87人被炸得只剩78条腿。每当看到这些报道,杜富国的心里都久久难以平静,恨不得马上把雷魔彻底铲除,还人民安宁,促边境发展。

当杜富国把请战书交给连队后,有的战友劝他:“地雷可不认人,何必去冒这个险?”但他却认为,作为人民子弟兵,人民有危难,国家有需要,理应冲锋在前。不少战友见杜富国如此坚定,也纷纷报名。杜富国将微信名取作“雷神”、qq昵称标为“征服死亡地带”,以此激励自己建功雷场。就这样,杜富国和来自不同单位的400余名战友,踏上了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的新征程。

“跟死神打交道,没有两把刷子不行”,这是排雷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干工兵,杜富国是半路出家,第一次摸底考核,排雷理论只得32分,技能课目也是一塌糊涂。杜富国告诫自己,想担当就要有硬本领,想干事就要有真本事。为掌握排雷理论,他把知识要点制成小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背一背;为训练探雷针手感,每天坚持练习上万针,将营房前的草皮翻了个遍;为娴熟操作探雷器,将铁钉、弹片等混合埋设,采取斜放、覆盖等方式增加难度,把笨拙的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3个月临战训练结束,杜富国所有科目考核全优,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爆炸物排除方法,实现了从“门外汉”到“专业通”的成功转变,拿到了走向扫雷战场的“入场券”。

排雷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军事任务之一,排雷兵走的是“阴阳道”,拔的是“虎口牙”,过的是“鬼门关”,每上一次雷场,就是一次生死考验。有一次,杜富国和班长许猛搜排作业时,发现一枚性能不稳定、杀伤威力大、装有诡计装置的反坦克地雷,这是他们首次遇到这种情况,手里都捏了一把汗。许班长命令杜富国退后、他来处置。可杜富国知道,人工搜排是生死相依的团体战,谁多排一次就多担一分风险,也能多给战友一分保护,回想一年来每次遇险许班长总是冲在前面,杜富国强烈地意识到,危难关头自己也应该挺身而出。杜富国立即拉下面罩抢先站到地雷前说,“班长,让我来!”他小心翼翼清除浮土、去除伪装层、拆除诡计装置,那一刻杜富国虽然全身被汗水浸透,但特别激动,他为成功排除首枚反坦克地雷而骄傲,为人民群众消除一处雷患、送去一份平安而自豪。

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这是排雷兵的真实写照。记得和队友唐世杰排雷作业时,发现一枚引信朝下的40火箭全备弹,清除表面浮土后,又连续发现4枚,并且引信裸露在外,处置不当就会引爆“雷窝”,这是排雷最危险的情况之一。唐世杰主动请缨,杜富国以组长的身份命令他撤到安全区域,自己上前排除了一触即爆的雷患。其实当时杜富国也很发怵,但作为一名党员骨干,危急关头就应该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雷场就是战场,随时面临伤亡。去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在作业时突遇一枚加重手榴弹爆炸身负重伤。从此,他再也不能拥抱亲爱的妈妈,再也不能看见心爱的妻子,再也不能和战友们并肩征战雷场,但他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让杜富国高兴的是,在他负伤一个多月后,56名战友手拉手、唱着歌,趟过当初血染的雷场,将其圆满移交当地政府;让杜富国欣慰的是,扫雷任务部署后,大队官兵人人再次递交请战书,继续战斗在一线,履行着他未完成的使命,杜富国等着他的战友们胜利归来!

杜富国虽然对排雷中的伤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知道自己失去双手双眼后,他也是心乱如麻。有过担心,担心自己还这么年轻,本该尽孝的年纪却因伤残让父母以泪洗面;有过彷徨,彷徨将来面对新的生活时是否能撑得下去;有过无助,无助自己连最简单的吃饭如厕都显得这么艰难。

前段时间,参加过边境作战的5位战斗英雄来到杜富国的身边给他加油打气,双目失明的安忠文英雄教杜富国如何使用盲人手机学习娱乐,双腿截肢的王曙光英雄讲述他如何考研读博、成家立业的收获体会,这些都让杜富国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和力量。杜富国知道今后的路还很长,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必须勇敢走向新的战场,迎接新的挑战。

洗脸,对正常人来说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可对于杜富国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妻子搀扶着他去洗漱间时,杜富国悄悄记下了下床后的步骤,但当自己尝试时,用残臂开门是最大难题。一次不行,再来一次,臂弯磨出血痕后也不放弃,坚持训练了4天才拧开门。为了圆播音主持梦,他每天跟着手机软件学普通话,跟着妻子的朗读背记内容,当花一周时间把500多字的排雷故事完整播出后,杜富国仿佛又找到了人生的坐标。他深知:想要活得更有价值,就必须经受伤残的考验,不断接受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让伤后余生更加出彩。

功勋人物事迹及品质(篇5)

当主持人问道:“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的话,你还会选择扫雷大队吗?”杜富国坚定地回答:“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哪怕一千次一万次,我相信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去选择扫雷。因为我也是一名军人,我做了一名扫雷兵,做了一名战士应尽的职责。”

面对生死攸关的雷场,杜富国说:“怕死就不来当兵了,和平年代,雷场就是战场,人民战士决不能后退半步。”他将自己的微信名改为“雷神”,qq名改为“征服死亡地带”。受伤后,杜富国说:“我会为自己加油,努力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每天努力进行康复训练,向命运发起挑战。

“我的父亲是一名党员,我跟随父亲的脚步,现在也是一名党员。参军入伍、边境扫雷、保卫人民、报效国家,这是一个很光荣的任务,我从不后悔,家人也从未后悔。”英雄的内心世界里,永远是担当使命的家国情怀。

他来自拥军情怀浓厚的家庭

5月22日,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杜富国的父亲杜俊正坐在老家院坝里休息。初夏的阳光普照大地,空气中飘散着饲料发酵的气味,一切平静如常。杜俊站在院坝里,不时地望一望杜富国的房间。

1991年,杜富国出生在这个有着浓厚拥军爱国情怀的家庭。杜俊讲了一个杜家人人都知道的故事:琊川镇开展剿匪斗争时,有两名解放军战士走散了,被恶霸抓住关了起来,命令杜富国的太爷爷看守好。一天夜里,太爷爷想办法放走了两名解放军战士,并制造了自行逃走的假现场。从那时起,一份军人情结开始在杜家生根发芽……

杜俊年轻的时候曾渴望成为一名军人,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杜俊有四个子女,分别叫富国、富佳、富民、富强,浓浓的家国情怀。杜俊说,他希望四个子女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个人,不管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要有责任心。”“无论做什么事,你都要用心去做,而不只是用手和脚。”从小,杜富国就听着父亲讲做人的道理。

杜俊是这么教育子女的,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太平村村监委主任夏世国说,杜俊一家人勤劳智慧、善于经营,不仅让自己家的经济条件好起来,还经常出钱出物帮助村里的贫困群众,义务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从打车塘到牛南丘的通组路是杜俊出资修建的,村里的人畜饮水工程也是杜俊垫钱修的。”夏世国感慨地说,“富国走上参军路,和他父辈的影响分不开。”

杜俊还记得,那年刚参军不久的杜富国回家休假,杜俊发现,儿子言谈举止像变了个人,已俨然具备一名军人的风范。还在上学的四弟杜富强围着身穿军装的大哥转了几圈,羡慕不已。趁哥哥不备,富强偷偷将那又长又大的军装套在身上,向村里的小伙伴炫耀。“富国心疼得不行,生怕自己的军装被弄脏,命令弟弟脱下来,然后仔细洗了一遍。富强气呼呼地说,‘我长大了也当兵,不穿你的就是!’”回忆起往事,杜俊充满快乐。

后来,杜富强真的跟随哥哥的脚步,成为了一名军人,如今驻扎在西藏边疆。杜富国受伤后,杜富强曾一度感觉如天塌。杜富强红着眼眶说:“他是我的榜样,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他听着红军故事长大

“成为军人,要从我的家乡说起。”杜富国说,湄潭是红军走过的地方,他从小是听着革命先辈的故事长大的,从小就非常崇拜军人,所以长大后也想参军。

遵义,因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闻名于世。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司令部曾在杜富国的故乡湄潭驻扎,保卫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更巧的是,杜富国家门前那条干净整洁的通村路,就是当年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带领部队走过的地方。

在太平村,每当茶余饭后,当地老人就会讲起红九军团的故事。村里放露天电影,杜俊常常带子女们去看,《林海雪原》《狼牙山五壮士》《中国远征军》……都是杜富国儿时最喜爱的影片。每年,杜富国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到红军墓前祭扫,到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浙大西迁纪念馆参观学习。

杜富国曾就读的皂角小学,是一所有着特殊背景的学校。校园一角,立着一块“皂角桥育幼院纪念碑”。抗战时期,宋庆龄主持成立“中国急救战区儿童联合委员会”,贵州分会皂角桥育幼院应运而生。当时,它为沦陷区400余名孤儿(多为军人遗孤)提供了学习和栖身之所,这是今皂角小学的前身。

吴东是杜富国小学时的语文老师,他说:“我们每年都带学生们来到这块碑前,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这段历史。”

“当时杜家三兄妹都在学校读书,富国是大哥,总是照顾弟弟妹妹。”吴东清楚地记得,一次放学,他看到富民在校门口摔倒了,正欲上前,只见杜富国飞速奔过,一脸心疼地扶起富民,背着脚受伤的弟弟回家。一路上,吴东一直叫杜富国把弟弟交给他来背,杜富国一笑,倔强的嘴角上扬:“没事没事。”那是一段漫长的山路,杜富国的汗水直往下淌,直到实在体力不支,才肯让吴老师帮忙背弟弟回家。

天城镇中心学校校长金粟是杜富国中学思想品德课老师。金粟回忆,一次班上有同学生病,杜富国又扶又背地把同学送到了医院。

张炜是该校七年级学生,他常常到杜富国先进事迹宣传栏前凝神学习。“杜富国哥哥真帅,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有这样的校友,我感到很自豪。”

他在生死雷场上得到了锤炼

2010年12月,杜富国在湄潭的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旁,穿上绿军装,戴上大红花,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成为军人后,杜富国时刻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知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书:“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

从儿时到成年,有担当、不服输的精神,已深深烙在了杜富国的性格里。

刚到扫雷大队时,由于文化基础薄弱,杜富国首次理论摸底考试没有及格。他把排雷理论知识点制成小卡片方便背诵,他把扫雷教材翻得卷了边……从不及格到90分,他用了45天;临战训练综合性考核,他所有课目都被评为优。

扫雷,是一场又一场与死神的较量。为此,杜富国刻苦训练搜排技能,在训练中将铁钉、石块、弹片等混合埋设,并使用斜放、混合、覆盖等方法增加难度,熟练掌握了10余种地雷的排除方法,将探雷器练成了自己的“第三只手”。2015年6月以来,杜富国先后进出雷场1000余次,累计扫雷排爆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次。由于总是冲锋在前,战友称他“雷大胆”。

从小时候照顾弟弟妹妹的“让我来”,到上学时帮助同学的“让我来”,再到军营里、雷场上乃至生死一刻的“让我来”……这,就是杜富国,一个在红色基因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英雄。

32123
网站地图